马谡的读音是 mǎ sú。
马谡(192年-228年),字幼常,是襄阳宜城(今湖北宜城东南)人,为马良的弟弟。他在三国时期蜀汉担任要职,并因其军事才能而闻名,尤其擅长兵法策略。
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密切,在诸葛亮南征时,他提出了著名的“攻心”战略,主张以心理战术瓦解敌军,这一策略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尽管他在街亭之战中因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而失败,但诸葛亮对他的才能仍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在战后表现出对马谡的宽容和同情。
马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他的故事和言论至今仍被广泛讨论和研究。
马谡的读音是 mǎ sú。
马谡(192年-228年),字幼常,是襄阳宜城(今湖北宜城东南)人,为马良的弟弟。他在三国时期蜀汉担任要职,并因其军事才能而闻名,尤其擅长兵法策略。
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密切,在诸葛亮南征时,他提出了著名的“攻心”战略,主张以心理战术瓦解敌军,这一策略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尽管他在街亭之战中因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而失败,但诸葛亮对他的才能仍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在战后表现出对马谡的宽容和同情。
马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他的故事和言论至今仍被广泛讨论和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