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州高吴桥并没有特别详细的传说记载,但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和民间故事,可以推测出一些关于高吴桥的传说和故事。
高吴桥的高度
在兖州人的口中,高吴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桥。相传,很久以前,有个兖州高吴桥村的人在与几个同行喝酒聊天时,吹嘘自己家乡的高吴桥是世界上最高的桥。据说,有一个小孩从桥上扔下去一个小鸟蛋,还没落到一半,在半空中就变成麻雀飞跑了。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笑话,但它反映了兖州人的幽默和智慧。
高吴桥的历史
高吴桥村距兖州城十三公里,春秋战国时期称高鱼城,五代称高梧城,是屡动干戈的古战场。明初,郭廷睿随鲁王由安徽迁此,在村东洸水、村西溪水各建一大桥,故村改称高梧桥,取“凤凰栖高梧”之意。后讹写作高吴桥。
高吴桥的风水
据传,明朝初年,开国元勋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明朝丞相刘伯温曾道此处,远观近看后发出“此乃风水宝地矣”的感叹。高吴桥村的郭氏“宝善堂”(郭氏家庙)后裔,传承六百年来,宗族繁盛,人丁兴旺,村里与外迁者有七千人之众,遍布全国各地,创建了文明古镇高吴桥村。
高吴桥的防御
明天启年间,“白莲教”起义军在徐洪儒、沈太师的率领下,接连攻陷郓城、邹县、滕县三城,并以邹县的凤凰山脉为据点,多次猛攻兖州城,致使府城危在旦夕。鲁王府宪王不惜捐出数万两黄金,招募乡勇进城防守。高吴桥村的郭增歧和张家楼村的张所闻等人,挺身而出,率领乡民马将化等五百余人,主动请缨协助防守府城。
这些传说和故事虽然带有夸张和虚构的成分,但它们反映了高吴桥村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高吴桥不仅是一座桥,更是兖州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。